2024-12-02 11:04:09西泽软件园
近期,关于卫生纸“减量不减价”的现象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热议,继卫生巾“偷工减料”争议之后,纸巾变薄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。
张燕,一位习惯于在楼下超市购买“原木纯品”抽纸的消费者,最近趁着清风旗舰店打折的机会,决定囤一些货。然而,当她收到货后发现,这些纸巾与平时自己购买的有所不同。仔细查看产品详情页后,她才发现原来这些纸巾是120抽,每抽包含三张纸,总共360张。张燕感叹道:“真没想到现在旗舰店也会玩这种文字游戏,算下来其实也没比超市便宜多少。”
同样,许璐也在网络上看到了关于纸巾品牌质量参差不齐的反馈。为了亲自验证,她购买了不同品牌的100抽抽纸进行对比。通过实际测量,她发现不同品牌的纸巾长度差距最高达到了近80毫米,重量差距也有30多克,相当于有的品牌相比其他品牌缩水了三分之一。许璐表示,自己以前购买抽纸时也踩过不少坑。
江苏的刘言琪在“维达球贸专卖店”购买了16包抽纸,因发现纸张破损,平台赔付了8元,并要求她将破损抽纸寄回。刘言琪询问客服这些破损纸巾是否会重新打包卖给其他客户,客服给出了肯定的答复。在刘言琪表示要举报后,客服又补充道:“我们不会把人家拆开的给您发的。”刘言琪尝试向平台举报商家,平台客服回应称:“不用退回纸巾,平台会维护消费者权益。”
张晴在“双十一”期间在得宝旗舰店购买了四箱纸巾,并收到了一包手帕纸作为赠品。然而,当她为了凑单退货并重新购买时,卖家却拒绝发送赠品,并且与赠品绑定的订单也被自动取消。尽管张晴与得宝客服多次沟通无果,但最终店铺退还了0.1元的赠品金额。
周茹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。她发现,同样在得宝旗舰店购买的纸巾,在不同时间购买价格差异巨大。她在9月份以24.9元的价格购买了一箱20包的纸巾,而半个月后复购时价格涨到了29.9元。到了“双十一”大促期间,同样的店铺和商品标价竟然高达59.9元,需要通过各种满减活动券才能达到29.9元的价格。周茹气愤地表示:“知道消费者都趁着大促想囤货,就故意涨价,实在太恶心了!”
尽管各大纸企纷纷表示产品规格没有变化,但生活用纸成本的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。据理财公司LendingTree分析,自2021年以来,美国有三分之一的超市货品在尺寸或分量上有所缩减,特别是卫生纸和纸巾等家庭纸制品,超过60%的产品都出现了缩水现象。生活用纸涨价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,去年针叶林木浆和阔叶林木浆价格分别上涨了13%和15%,导致生活用纸成本全面上涨。与此同时,棉花原料成本是木浆的两倍,一些高端绵柔纸中含有棉花成分,也增加了成本。
多家纸企纷纷宣布价格调整,有的甚至在一个月内上调了三次。然而,随着纸浆价格的回落和新增产能的释放,供应压力持续增加,生活用纸价格却出现了跟跌现象。目前,四大生活用纸巨头净利均出现下滑,传统纸企的渠道优势正在丧失,各行各业做快消品的厂商们都在争抢市场份额。
电商成为了主要销售渠道后,纸企也只能加入薄利多销的行列,推出了各式各样的电商特供纸巾,并将纸巾分为S/M/L/XL号以获取高毛利。然而,消费者对价格和分量的敏感度越来越高,即便是像纸巾这种日常用品的“偷工减料”也会引发广泛关注。不知道在卫生巾事件之后,卫生纸是否会再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。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学习分享之
新品榜/热门榜